您现在的位置:物流技术网>仓储设备网>资讯列表>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国办发文

企业推荐

更多

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国办发文

2024年08月05日 11:47:10 人气: 191 来源: 中国政府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将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对各地区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提出了哪些要求?如何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一起看——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个阶段——
 
  到2025年
 
  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相关标准和产品碳足迹标准出台实施,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基本建成并定期更新,相关计量、统计、监测能力得到提升,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奠定基础。
 
  “十五五”时期
 
  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和行业碳排放核算能力,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碳达峰后
 
  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各地区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推行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国家层面——
 
  将碳排放指标及相关要求纳入国家规划
 
  推动将碳排放指标纳入规划
 
  ●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经济发展、能源安全、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以及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等因素,合理确定五年规划期碳排放目标,并对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进行统筹部署。
 
  ●“十五五”时期,将碳排放强度降低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开展碳排放总量核算工作,不再将能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
 
  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有关行动方案
 
  ●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部署,研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有关行动方案,细化碳排放目标控制的工作举措、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十五五”时期,细化落实《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部署,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完善碳排放双控相关法规制度
 
  ●全面清理现行法规政策中与碳排放双控要求不相适应的内容。
 
  ●加快修订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办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制度,纳入碳排放双控有关要求。
 
  地方层面——
 
  建立地方碳排放目标评价考核制度
 
  合理分解碳排放双控指标
 
  ●五年规划初期,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和功能定位、产业和能源结构等因素,将碳排放双控指标合理分解至各省份。
 
  ●各省份可进一步细化分解碳排放双控指标,压实地市及重点企业控排减排责任。
 
  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
 
  ●制定出台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办法,明确评价考核工作程序及结果运用方式,对各省份开展评价考核。
 
  ●统筹建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指标为重点,纳入能源结构、能耗强度、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系统碳汇、重点领域绿色转型等指标。
 
  推动省市两级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
 
  ●推动各地区结合实际开展碳排放核算,指导省市两级建立碳排放预算管理制度,按年度开展碳排放情况分析和目标预测,并加强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工作协同。
 
  ●2025年底前,指导各地区开展碳排放预算试编制工作。“十五五”时期,指导各地区根据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编制碳排放预算并动态调整。
 
  ●“十六五”时期及以后,推动各地区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刚性约束机制,实行五年规划期和年度碳排放预算全流程管理。
 
  重点行业——
 
  探索碳排放预警管控机制
 
  完善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机制
 
  ●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及行业协会作用,以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工业行业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为重点,合理划定行业领域碳排放核算范围,依托能源和工业统计、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核算、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数据,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
 
  建立行业领域碳排放监测预警机制
 
  ●摸清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底数与减排潜力,常态化开展碳排放形势分析监测,对碳排放增长较快的行业领域进行形势预警,并视情采取新上项目从严把关、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从严管控、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从严管理等措施。
 
  ●条件成熟时,将重点行业领域碳排放管控要求纳入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
 
  企业——
 
  完善企业节能降碳管理制度
 
  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
 
  ●制修订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规则标准。
 
  ●制定出台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将碳排放管控要求纳入现行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制度,推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落实节能降碳管理要求,加强能源和碳排放计量器具配备和检定校准。
 
  发挥市场机制调控作用
 
  ●完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调控机制,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探索配额有偿分配机制,提升报告与核查水平,推动履约企业减少碳排放。健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逐步扩大支持领域,推动更大范围减排。
 
  ●加快健全完善绿证交易市场,促进绿色电力消费。
 
  项目——
 
  开展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评价
 
  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
 
  ●将碳排放评价有关要求纳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开展综合评价,将有关审查评价意见作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开工建设以及竣工验收和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
 
  完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将温室气体排放管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对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量和排放水平进行预测和评价,在电力、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强化减污降碳协同控制。
 
  ●制定重点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健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体系。
 
  产品——
 
  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标准
 
  ●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量化要求通则等国家标准,对产品碳足迹核算原则、核算方法、数据质量等明确统一要求。
 
  ●按照急用先行原则,聚焦电力、燃油、钢铁、电解铝、水泥、化肥、氢、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煤化工、动力电池、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等重点产品,组织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等制定发布产品碳足迹核算行业标准或团体标准。
 
  加强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建设
 
  ●加快建设全国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立定期更新发布机制,为地方、企业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提供基准数据。
 
  ●行业主管部门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根据需要建设重点行业碳足迹背景数据库,鼓励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科研单位探索建设细分行业领域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
 
  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
 
  ●制定产品碳标识认证管理办法,研制碳标识相关国家标准,组织有条件的城市聚焦重点产品开展先行先试,鼓励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37230772@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物流技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物流技术网,转载请必须注明物流技术网,https://www.56js.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